恩捷股份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122.02%,多项费用大幅增长

营业收入:行业竞争下的下滑态势

营收规模与变动

2024年,恩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163,655,793.70元,相较于2023年的12,042,229,789.30元,下降了15.60%。这一下降主要源于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锂电池隔膜市场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产品价格下滑。公司虽在行业中仍保持领先地位,但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其营收造成了明显冲击。

业务板块分析

  • 锂电池隔膜业务:作为核心业务,2024年营收8,254,655,982.64元,占总营收81.22%,但较2023年下降18.13%。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承压,尽管销量因产能释放有所增加,但不足以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
  • BOPP膜业务:营收565,613,743.82元,同比下降17.01%。行业技术成熟,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跌,使得该业务营收减少。
  • 包装印刷及特种纸业务:香烟标签业务营收14,865,512.42元,同比下降51.83%;特种纸产品业务营收75,937,714.53元,同比下降48.44%。市场竞争及行业格局变化,导致这两项业务营收大幅下滑。而无菌包装业务营收865,382,993.75元,同比增长11.29%,表现相对较好。

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困境

净利润数据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56,317,501.09元,与2023年的2,526,688,570.92元相比,暴跌122.02%。这一巨大转变使公司陷入亏损境地,对公司的发展和市场信心产生重大影响。

亏损原因剖析

  • 行业竞争压力:锂电池隔膜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压缩了利润空间。同时,下游电池行业增长放缓,对上游原材料成本控制加强,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盈利能力。
  • 资产减值等因素: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也对净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462,221,619.95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司的亏损。

扣非净利润: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扣非净利润表现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13,297,983.45元,而2023年为2,461,257,928.99元,同比下降124.92%。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出现了严重下滑。

与净利润差异分析

扣非净利润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净利润的下降幅度,说明公司主营业务面临较大挑战,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相对较小。公司需要更加关注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提升,以改善盈利状况。

基本每股收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骤降

基本每股收益变动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57元,与2023年的2.68元相比,下降121.27%。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公司每股盈利水平的急剧下降,对投资者的回报预期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投资者的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的大幅下降,使得投资者的收益减少,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下降,进而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公司需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盈利能力,以恢复投资者信心。

扣非每股收益:凸显主营业务困境

扣非每股收益情况

扣非每股收益为 -0.63元(计算得出,原文未直接给出),相较于2023年大幅下降。这进一步凸显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恶化,公司在核心业务的运营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与行业对比及影响

与同行业相比,若行业平均扣非每股收益保持稳定或增长,恩捷股份的这一表现将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估值、融资能力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

费用:多项费用增长,成本压力增大

费用总体情况

2024年公司多项费用出现增长,对公司利润造成了进一步挤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的增长,反映了公司在市场拓展、运营管理及财务方面面临的成本压力。

各项费用分析

  •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145,263,407.26元,较2023年的89,338,734.45元增长62.60%。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本报告期内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这表明公司为应对竞争,积极寻求市场份额的扩大,但也增加了费用支出。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600,164,938.14元,比2023年的383,415,488.72元增长56.53%。主要因代理咨询费增加所致,这可能反映出公司在管理方面寻求外部专业支持,但费用的大幅增长需要关注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314,263,613.89元,较2023年的238,639,677.08元增长31.69%。主要是由于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益变化,显示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汇率风险,需要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662,843,179.69元,较2023年的727,481,001.67元下降8.89%。虽然研发投入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研发投入与人员:投入仍高,人员结构优化

研发投入情况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662,843,179.69元,占营业收入的6.52%,虽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仍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公司在锂电池隔膜等业务上持续投入,以应对行业技术迭代的需求。

研发人员情况

研发人员数量为533人,较2023年的507人增长5.13%。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例从5.43%上升至5.60%。学历结构上,硕士学位及以上人员从104人增加到156人,增长50.00%,显示公司在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有所侧重,优化了研发人员结构。

现金流:经营、投资与筹资现金流各有变化

经营活动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8,249,055.10元,较2023年的2,667,453,259.32元下降56.58%。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以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变动等。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有所下降,可能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发展。

投资活动现金流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632,315,266.97元,较2023年的 -7,990,124,011.73元,降幅为67.06%。现金流出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虽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但仍处于净流出状态,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需合理安排投资,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筹资活动现金流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672,921.79元,较2023年的5,136,923,222.64元下降91.95%。主要是由于上一报告期收到非公开发行股票资金,而本报告期无此事项。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大幅下降,可能影响其资金筹集能力和扩张计划的实施。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风险并存

政策风险

锂电池隔膜业务受国家监管政策影响较大。若未来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相关行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政策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进入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产能迅速增加。若公司不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创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公司业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如聚丙烯和聚乙烯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若原材料价格因宏观经济波动、上下游供需状况等因素大幅波动,将对公司毛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公司需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采购策略,并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原材料成本占比。

在建工程风险

公司当前在建工程如玉溪能源、湖北能源等生产基地,需大量资金。若公司不能及时筹集资金,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工并投入运营,将对后续生产经营和未来利润产生负面影响。公司需确保项目资金的充足,合理安排工程进度。

技术泄露与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锂电池隔膜行业对技术和人才要求较高,公司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激励等机制,但仍存在核心员工流失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技术泄露或核心人员流失,将影响公司的创新能力和业务稳定发展。

新兴电池技术替代风险

尽管锂离子电池目前占据主导地位,但如全固态电池等新兴电池技术若突破技术瓶颈并实现商业化,将对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产生影响,进而波及公司的锂电池隔膜业务。公司需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提前布局相关技术储备。

汇率波动风险

随着公司国际市场业务的拓展,出口销售额不断增加。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和产品销售国汇率大幅波动,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可通过密切关注汇率变动、调整产品价格、加强成本控制及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等措施来降低汇率风险。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

国际商业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欧美等地区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实施。若公司不能迅速适应政策变化,将阻碍市场渗透和整体业绩。公司需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业务规模扩张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资产和业务规模扩大,对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若公司在生产、销售、质量控制和风险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不能满足规模扩张需求,将产生管理风险。公司需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管理效率。

董监高报酬:报酬情况反映公司激励机制

董事长报酬

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03.70万元。这一报酬水平反映了其在公司决策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公司对其贡献的认可。

总经理报酬

总经理Li Xiaohua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74.60万元。作为公司日常运营的负责人,其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管理职责相关。

副总经理报酬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Yu Xue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4.48万元。其报酬综合考虑了在公司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工作。

财务总监报酬

财务总监Li Jian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7.34万元。这一报酬与财务总监在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相关。

恩捷股份在2024年面临着净利润暴跌、多项费用增长等诸多挑战,同时还需应对来自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的风险。公司在未来发展中,需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合理规划投资与筹资活动,并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关注恩捷股份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发布于:北京市